微信,那个被认为“最佛系更新”的国民超级软件,最近越来越忙了。

微信鸿蒙原生版正式开始邀请内测。尽管这个鸿蒙原生版只提供了最基本的聊天、朋友圈、收付款功能,但仍然为鸿蒙补全了软件生态最重要的一环。但有趣的是,在宣布鸿蒙原生版本后不久,微信又一次出乎意料的功能更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
简单来说,“搜索直达”允许用户直接从搜索结果跳转到对应的功能界面。根据微信的说法,“搜索直达”已经覆盖了大多数的高频功能。说实话,就小雷个人的意见来看,我实在难以想象我们要等足足 13 年才迎来一个好用的“搜索直达”,这也说明微信是一款“慢产品”的事实。

“搜索”是“微信 AI”的起点?

回看微信近期的功能更新,不难发现微信已经将搜索功能当作自己的下一个主战场。2024 年中,微信在搜索中灰度加入了 AI 问答功能:除了常规的搜索结果外,微信会在结果页面的顶部显示用 AI 生成的答案。

联系到腾讯内部的产品布局,我们不难看出微信这一 AI 功能借助的是腾讯混元大模型的能力——在接受采访时,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曾表示:

目前腾讯内部有接近700个业务接入混元,

基本上腾讯所有(业务)都用。

这在我看来也是微信进一步拓展搜索功能的一个信号。通过引入 AI 技术,微信不再仅仅满足于提供常规的搜索结果,而是用 AI 打造一个直接的搜索体验。这既提高了搜索的准确性和效率,也开启了微信在 AI 搜索领域的布局。

而这背后的目的,实际上预示着其在构建一个小程序之外的“第二门户”。小程序自推出以来,一直是微信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核心,但它仍然需要用户主动进入特定程序操作。而 AI 搜索通过智能推荐和自动生成答案,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,无需多次跳转。这种无缝的服务体验,让 AI 搜索成为了继小程序之后,微信布局服务生态的另一大“入口”。

然而,随着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的进化,微信搜索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。微信完全可以用 AI 分析微信生态内的大量用户行为和搜索内容,进一步个性化推荐,甚至在用户搜索之前就提前预判需求。这种从被动搜索到主动推荐的转变,标志着微信正在构建一个更智能化的搜索体系。而这一体系,正是微信从超级应用向超级智能助理迈进的重要一环。

微信 AI 版图正在悄然展开

事实上,海外不少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开始用用户数据训练 AI,从而改善 AI 服务的体验。以海外社交平台中最接近微信“超级应用”身份的 meta 为例,meta 一直在 AI 领域投入大量资源,并积极推动其技术在社交和内容生成中的应用——meta 的 AIGC 工具发布于 2023 年,但早在 2013 年,meta 的前身 Facebook 就已经在 AI 领域大规模投入研究资源。

而 meta 的投入也换来了相当出色的成果: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,用户可以遵循 meta AI 工具给出的潮流指引创作相关内容,在 meta 的 AI 推荐算法下触及更多的用户。这种“AI 辅助”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创作效率,还增加了平台上的用户粘性。在 Instagram 上,不少用户甚至只上传利用 AI 技术创作的内容。

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抖音平台上。在社交媒体行业,抖音一直以来都以智能推荐算法闻名。通过 AI 技术,抖音能够精准分析用户的观看行为,推送最符合用户喜好的视频内容。这种基于大数据和 AI 算法的推荐系统,让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,并将用户“锁在”AI 推荐算法的包围圈中,极大提高了用户的停留时间和使用频率。

在内容生成方面,抖音同样走在行业前列。借助 AI,抖音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大量智能化工具。而说到抖音的 AI 创作工具,那就不得不提剪映了。剪映凭借其强大的 AI 技术,极大地简化了视频创作的流程。通过智能剪辑、自动匹配音乐、自动生成字幕等功能,即使是没有专业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松制作出高质量的视频,降低了视频制作的门槛。

相比之下,微信对 AI 的态度显然更加保守。尽管微信也在逐步推出 AI 功能,比如 AI 搜索和腾讯混元助手小程序,但这些功能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户的生活便利性,而非彻底改变内容生产或社交互动的模式。当然了,现在也有不少微信公众号已经全面启用 AI 写作的模式了。

但对微信来说,与其在 AIGC 时代一味猛进,不如用 AI 提升功能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平衡,避免因 AIGC 泛滥而引起用户的反感。在保持用户体验一致性方面,微信这种做法显然更好。

“AI 微信”是腾讯的下一个大事儿?

展望未来,微信必将继续在 AI 领域深耕。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生态系统,这是其在 AI 时代的独特优势。凭借腾讯混元大模型的支持,微信完全有能力将 AI 技术融入更多场景,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。这里小雷给大家举几个例子:

加入了 AI 的微信能够根据上下文和用户习惯提供更贴心的自动回复选项;公众号能快速高效地解决用户的问题;甚至在朋友圈编辑中,AI 可以帮你自动修饰照片、生成文案,提升发布效率。

这些功能的加入,将彻底改变微信的使用逻辑。

此外,微信的社交属性也为 AI 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和社交行为,微信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送和服务推荐,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,也为小程序开发者和商家创造了新的机会。

当然,微信在 AI 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挑战。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充分利用数据?如何避免过度依赖 AI 导致用户体验复杂化?对正积极推广海外支付场景的微信来说,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。

虽然与其他平台相比,微信的 AI 步伐显得较为缓慢,但这或许正是其优势所在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稳健前行的微信同样可以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,为我们的数字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。

退一万步讲,只要 AI 微信知道某个文件之后还要使用,不会主动清理“过期文件”,那对微信 13.7 亿用户来说,就已经足够好了。